汉寿融媒村村响广播节目2021.05.10
2021-05-10 17:26:37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彭琼子 |          浏览量:7808

【汉寿新闻】

汉寿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近日,汉寿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县委书记车世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功表主持会议,县领导刘静、熊毅、何彦兵、王君、朱向宇参加会议。

就做好全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车世忠指出,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充分认识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二、要突出重点,准确把握换届工作的目标任务。三、要严肃纪律,坚决保证换届工作的风清气正。四、要落实责任,切实强化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县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对标对表、严守纪律,确保乡镇换届工作圆满成功,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周功表要求,要提高站位,坚定一盘棋;要严肃纪律,坚持零容忍;要统筹兼顾,坚持两促进。  

汉寿县领导刘静调研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近日,汉寿县委副书记刘静调研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刘静先后来到汉寿县诚盟蔬菜种植合作社、汉寿县永鑫蔬菜种植合作社等地,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化肥减量、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工作和岩汪湖镇武竹山村粮食安全生产情况开展调研。

刘静要求,化肥减量工作要成立整改工作专班,制定行之有效的落实方案;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和管理,促进做好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农业部门要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减少化肥使用量、增高产量的问题。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要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落实,保证耕地农田的准确检测。对全县种粮大户进行重点监管和给予支持,引导农户自觉科学施肥、科学种田,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汉寿县领导刘静赴岩汪湖镇开展换届风气监督专题谈心谈话

近日,汉寿县委副书记刘静赴岩汪湖镇开展换届风气监督专题谈心谈话。

刘静强调,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及省、市、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自觉把严肃换届纪律作为重要政治纪律,把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以最严格的纪律保证换届顺利开展。

刘静要求,镇党委要发挥集体领导、协调全局和统筹把关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换届过程始终,把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主体责任抗牢压实。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严守纪律,带头接受监督,带头管好队伍,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

参加谈话的镇领导班子作表态发言。

沅南垸一线分指领导调度督导沅南垸一线防汛备汛工作

近日,汉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沅南垸一线分指第一政委袁佑清,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沅南垸一线分指政委何彦兵,副县长、沅南垸一线分指指挥长杨戊到沅南垸一线检查调度防汛备汛工作。

袁佑清一行在沅南垸一线分指实地查看了马家铺泵站、接港堤段、围堤湖北机埠等地,全面查看防汛措施落实、重点工程安全情况,听取相关负责人的汇报,详细了解各工程建设进度及防汛准备情况。

袁佑清要求,要提高认识,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要进一步做好穿堤建筑物隐患排查力度,强化险工险段巡查责任;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要加强部门配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何彦兵强调,要充分认识当前沅南垸防汛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复杂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平稳度汛。

杨戊指出,要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切实做到人员劳力到位、防汛器材到位、科学调度到位,确保沅南垸一线防汛抗旱工作万无一失。  

【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汉寿立行立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4月28日,汉寿县召开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立行立改紧急调度会。汉寿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针对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问题,全县上下要深刻反思、认真反省,迅速补齐短板,要对标对表,立行立改,并从四个方面发力,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整改彻底。

一是广泛宣传。县融媒体中心要开辟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专栏,播放农业面源污染科学施肥知识,并利用“村村响”广播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播宣传;向全县农村手机用户推送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政策短信;在每个村设立农村面源污染相关政策宣传牌3个、悬挂横幅3条;印发50万份农业面源污染知识宣传单,进村入户,强化宣传引导。

二是澄清底子。农业农村局要抽调技术人员成立21个农业面源污染普查工作组,对全县农业施肥用肥情况进行全面抽查,澄清底子,建立台账;扩大耕地测土配方面,完成96万亩耕地测土配方工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生态用肥。

三是强化监管。全县增设农村化肥施用量样本监测点100个;在各村设立超量使用化肥监督举报电话;扩大统防统治作业面,鼓励农民种植绿肥,倡导使用有机肥;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推广秸秆粉碎还田。

四是完善责任。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面源污染管控责任体系,明确责任清单,确保整改抓出实效。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对全县50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进行科学施肥培训,并以村为单位对农户进行科学施肥培训。同时,由县监委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调查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工作失职、渎职以及数据造假的相关当事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合理施肥  防止化肥污染

1、 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式减少化肥散失,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止化肥污染。

2、 坚持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 

3、 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用量,通过土壤中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作用,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 

4、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进行施肥。

5、根据不同土壤供的肥能力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流失。       

致农民朋友一封信

亲爱的农民朋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既缓控释肥、水溶性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鼓励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开发商品有机肥,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

二、实行农药减量控害。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快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农药的监督管理。普及科学用药,推行精准施药。集成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三、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强化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完善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因地制宜发展秸秆沼气等农村清洁能源,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地膜等废弃物处理利用。合理应用地膜覆盖技术,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达到新国家标准的地膜,从源头上保障地膜减量和可回收利用。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研发和试验示范。加强农用化学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广告

林宸广场:(文案略)

农商银行音频:(文案略)

万达广场:(文案略)

汉寿妇幼:(文案略)

星龙村镇银行:(文案略)

【百名主播讲党史】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章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我党百年征程上,形成了无数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文献,见证着党的激情岁月。然而,这些文献的保存、流传,却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里,考验着无数党员的智慧与赤诚。今天,我讲述的就是一个党员和他的老父亲,用一生守护我党第一部党章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张静泉,1898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霞浦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讨论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结束后,党中央把党章等一批资料印成小册子发给党员。当时在中央工作的张静泉也拿到了一份。张静泉平素喜欢看书,同时也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他有意识地保留了很多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书刊。他对这些党的重大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先进书籍爱不释手,经常伴随身边,一读再读。

1927年大革命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一个人身上若被搜出与共产党有关的文件,便会引来杀身之祸。张静泉此时心急如焚:想把这些党的珍贵文件继续放在身边已无可能,可是付之一炬又更加不舍。怎么办?思忖再三,张静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乡保藏。于是,1928年冬,张静泉冒着巨大的风险,把身边最贵重的一批党的资料悄悄“偷渡”出了上海,其中,就包括我党这份第一部党章。

张静泉回到老家霞浦,马上找到自己的父亲张爵谦,并对他说:我在上海的住所就要搬迁了,您一定将我带回来的一批书刊和文件收好。

张父从儿子匆忙紧张的神态中,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立即问道:这些东西,我要藏到哪里?又要藏多久呢?

张静泉来不及再多交代,而是匆匆忙忙留下一句话:您先藏好,到时再说。

说完,张静泉当天就离家走了。

儿子走了,张父却睡不着了。经过几番思索,他终于想出一计。

于是,几天之后,老张家的邻居们听到一个传闻:张家二儿子张静泉长期在外不归,毫无音信,怕是已经死了。

又过了几天,张爵谦在老家东面的长山岗上为儿子和其早逝的儿媳修了一座合葬墓。然而,谁都不知道,合葬墓中张静泉的墓只是一座空坟,里面存放的正是张静泉千辛万苦从上海带回来的党的珍贵资料!

从此,张爵谦老人守着这份秘密,独自默默地等待着寄以厚望的儿子回来开棺取书。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

在那个战火纷飞,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张父并不知道,他那次与张静泉一别,竟已是永诀。1932年12月23日,在中央苏区工作的张静泉,带病从瑞金奔赴福建长汀检查工作,途中憾然离世,时年34岁。而那时的张父,身边却只有一封张静泉之前报到中央苏区工作的家信。张父就这样守着一封早已时过境迁的信,一座保存着一大批党的珍贵资料的空坟,一个渺茫而又热切的希望,等着、等着、等着。

1949年上海解放,老人在《解放日报》上刊发寻人启事,没有等来张静泉的消息;1950年,全国基本解放,老人还是没有等来儿子的消息。老人深感来日无多,终于将尘封21年的往事告诉了三子张静茂,并回乡从当年的合葬墓空棺中,取出张静泉带回的党的文件、书刊、资料,让张静茂一起上交给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哥哥的藏书壮举,张静茂在捐献的书籍封面上加盖了刻有“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字样的长方形印章。

如今,这些散发着历史芬芳的珍贵文件,就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和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向人们默默讲述着那段革命的岁月,纪念着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可敬之人,成为革命信仰传承的最好见证。

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道,要把自己写的《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我们湖南沅陵县的“二酉洞”,也因为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留存下大量先秦典籍而有“书通二酉”的美誉。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保存历史、铭记历史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更是一个善于传承历史、学习历史的优秀政党。我们党正是有了诸如张静泉、张爵谦父子这样一大批用生命珍藏信仰,用信仰捍卫理想的先贤先烈,有了一大批诸如“空棺藏书”的壮举,共产主义的信仰之光才能薪火相传,永不熄灭,终于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成就如今的燎原之势!

编辑:彭琼子

一审:周海燕

二审:朱自刚 张智峰

三审:彭庭毅

终审:章力

责编:彭琼子

来源: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要闻
视频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